刺槐(豆科植物)
刺槐(Robinia pseudoacacia L.)又名洋槐,屬豆科刺槐屬的落葉喬木。原生于北美洲,現(xiàn)被廣泛引種到亞洲、歐洲等地。刺槐樹皮厚,暗色,紋裂多;樹葉根部有一對1 - 2mm長的刺;花為白色,有香味,穗狀花序;果實(shí)為莢果,每個果莢中有4 - 10粒種子。刺槐木材堅硬,耐腐蝕,燃燒緩慢,熱值高。刺槐花可食用。刺槐花產(chǎn)的蜂蜜很甜,蜂蜜產(chǎn)量也高。栽培變種紅花刺槐、金葉刺槐等.
形態(tài)特征
落葉喬木,高10-25米;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,淺裂至深縱裂,稀光滑。小枝灰褐色,幼時有棱脊,微被毛,后無毛;具托葉刺,長達(dá)2厘米;冬芽小,被毛。羽狀復(fù)葉長10-25(-40)厘米;葉軸上面具溝槽;小葉2-12對,常對生,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卵形,長2-5厘米,寬1.5-2.2厘米,先端圓,微凹,具小尖頭,基部圓至闊楔形,全緣,上面綠色,下面灰綠色,幼時被短柔毛,后變無毛;小葉柄長1-3毫米;小托葉針芒狀,總狀花序花序腋生,長10-20厘米,下垂,花多數(shù),芳香;苞片早落;花梗長7-8毫米;花萼斜鐘狀,長7-9毫米,萼齒5,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,密被柔毛;花冠白色,各瓣均具瓣柄,旗瓣近圓形,長16毫米,寬約19毫米,先端凹缺,基部圓,反折,內(nèi)有黃斑,翼瓣斜倒卵形,與旗瓣幾等長,長約16毫米,基部一側(cè)具圓耳,龍骨瓣鐮狀,三角形,與翼瓣等長或稍短,前緣合生,先端鈍尖;雄蕊二體,對旗瓣的1枚分離;子房線形,長約1.2厘米,無毛,柄長2-3毫米,花柱鉆形,長約8毫米,上彎,頂端具毛,柱頭頂生。莢果褐色,或具紅褐色斑紋,線狀長圓形,長5-12厘米,寬1-1.3 (-1.7)厘米,扁平,先端上彎,具尖頭,果頸短,沿腹縫線具狹翅;花萼宿存,有種子2-15粒;種子褐色至黑褐色,微具光澤,有時具斑紋,近腎形,長5-6毫米,寬約3毫米,種臍圓形,偏于一端。花期4-6月,果期8-9月。
生長習(xí)性
強(qiáng)陽性樹種,耐水濕,喜光。不耐蔭,喜干燥、涼爽氣候,較耐干旱、貧瘠,能在中性、石灰性、酸性及輕度堿性土上生長。刺槐系喜光樹種,不耐蔽蔭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冷。原產(chǎn)地為濕潤氣候區(qū),年平均降水量1000 - 1500mm,7月份平均氣溫20 - 26.5℃,1月份平均氣溫1.7 - 7.2℃,每年無霜期140 - 220天。在中國年平均氣溫 8 - 14℃,年降雨量500 - 900mm的地方,生長良好,干形較通直;在年平均氣溫5 - 7℃,年降雨量400 - 500mm的地方,幼齡刺槐及1 - 3年生枝條常受凍害,樹干分叉早而彎曲;在年平均氣溫低于5℃,年降雨量低于400mm的地方,地上部分年年凍死,翌春又重新萌發(fā)新枝,多呈灌木狀態(tài)。
刺槐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喜土層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濕潤的粉砂土、砂壤土和壤土。對土壤酸堿度也不敏感,無論在中性土、酸性土,還是含鹽量0.3%以下的鹽堿土上都能正常生長發(fā)育。但在底土過于堅硬粘重、排水通氣不良的粘土、粗砂土、薄層土上,生長不良。土壤水分充足時生長快,干形直。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(如在石質(zhì)山地,抗旱性超過臭椿,在沙荒地區(qū)超過加楊),但在久旱不雨的嚴(yán)重干旱季節(jié),往往枯梢,甚至大量死亡。不耐水濕,土壤水分過多時常發(fā)生爛根和紫紋羽病,以致整株死亡。[2]怕風(fēng),栽植在風(fēng)口處的林木生長緩慢,干形彎曲,容易發(fā)生風(fēng)折、風(fēng)倒、傾斜或偏冠。生長快,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闊葉樹種之一